小米起诉“米系有品”公司侵害商标权

新闻资讯 2025-08-19 3
商标综合查询_免费商标查询_商标注册号查询_商标注册查询_在线商标查询

摘要:  小米起诉"米系有品"商标侵权案即将开庭,涉案公司业务与小米高度重合。小米已布局"有品"系列商标多年,此前曾获3500万元商标侵权赔偿。  查询显示,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米系有品(晋江)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侵害商标权案件新增一项开庭公告,原告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,该案件将于9月3日在晋江市人民...

  小米起诉"米系有品"商标侵权案即将开庭,涉案公司业务与小米高度重合。小米已布局"有品"系列商标多年,此前曾获3500万元商标侵权赔偿。

小米起诉“米系有品”公司侵害商标权

  查询显示,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米系有品(晋江)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侵害商标权案件新增一项开庭公告,原告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,该案件将于9月3日在晋江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。

  工商信息显示,米系有品(晋江)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2月9日,注册资本5万元,法定代表人为丁鸿源,注册地址位于晋江市陈埭镇洋埭村,经营范围涵盖家用电器销售、日用家电零售、互联网销售等多个与小米核心业务重叠的领域。

  另外,小米科技对“有品”系列商标布局已久。相关信息显示,小米于2021年8月申请注册“小米有品”商标(注册号58854256),核定使用范围包括第12类运输工具;2024年12月又申请第5类“小米有品”商标,涵盖医用消毒剂等商品。此外,小米还拥有“米家有品”“集有品”等多件核心商标,其中“有品及图”商标已在第35类广告、销售展示架出租等服务上注册。

  此次诉讼并非小米首次对商标侵权采取法律行动。2025年5月,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对两起涉“小米”商标侵权案作出一审判决,认定“小米零度”“凡小米”等标识构成侵权,判决被告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3500万元,并明确将“小米”商标认定为驰名商标。

  商标侵权赔偿涉及多个法律维度,是一个复杂但可量化的问题。根据我国商标法及相关司法解释,赔偿计算主要依据以下规则和方式:

  一、法律依据(核心条款)

  我国商标法第六十三条明确规定:

  实际损失优先:按权利人因侵权所受实际损失确定;

  侵权获利次之: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,按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利益确定;

  许可费倍数:前两者均难确定的,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确定;

  法定赔偿:上述均无法确定的,由法院根据侵权行为情节判决500万元以下赔偿。

  二、赔偿范围的具体计算方式

  权利人的实际损失

  =侵权商品销量×权利人正品单位利润

  (需举证侵权销量与损失因果关系)

  侵权人的侵权获利

  =侵权商品销量×侵权单位利润

  (可申请法院调取侵权方财务账册)

  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

  一般为许可费的1-5倍,恶意侵权可突破5倍

  (需提供合法商标许可合同作为参照)

  法定赔偿(实务中最常用)

  法院综合考虑以下因素酌定赔偿(不超过500万元):

  ?侵权行为的性质、持续时间、地域范围

  ?商标知名度及商业价值

  ?侵权人主观恶意程度

  ?权利人维权合理开支(律师费、公证费等)

  ?侵权造成的商誉损害

  三、惩罚性赔偿(关键新增制度)

  符合以下条件可主张1-5倍惩罚性赔偿:

  ✅侵权人主观恶意(明知是商标仍侵权)

  ✅侵权情节严重(如大规模制假售假)

  计算基数=实际损失/侵权获利/许可费倍数

  四、可主张的其他费用

  合理维权开支:律师费、公证费、鉴定费、差旅费等

  诉讼保全费用:财产保全担保费、执行费等

  (需保留正规票据作为证据)

  五、证据收集要点

  侵权证据:公证购买侵权产品、网页截图、经营场所录像

  损失证据:销量下降数据、市场份额分析报告

  获利证据:申请法院调取侵权方银行流水、纳税记录

  许可费证据:商标许可合同、付款凭证

  维权支出:律师费发票、公证费收据等

  温馨提示:建议尽快委托知识产权律师介入,通过发送律师函、行政投诉(市场监管部门)或民事诉讼组合维权。商标案件专业性极强,赔偿金额的举证策略直接影响最终结果,专业法律团队的参与往往能显著提高获赔额度。

商标商品分类2025最新版_商标分类表查询商_商标45类分类表_商标注册类别
相关推荐

评论列表
需要什么帮助呢?